SNS柔性防护系统是利用钢丝绳系统强度来防止坡面崩塌、风化剥落、溜坍或塌落类地质灾害的加固防护技术,其仅施工简单,造价较低,能适应于坡面失稳所带来的高冲击荷载,并且可以在防护网上进行喷混植生,既可****边坡稳定、又可实现坡面植被的快速恢复,达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。
一、SNS主动柔性防护网的工作原理
SNS主动柔性防护网常用于坡面崩塌、风化剥落、溜坍或塌落类地质灾害的加固防护,采用系统锚杆固定,并根据系统网的不同,分别通过支撑绳和缝合张拉来对柔性网进行预张拉,从而对整个坡面形成连续支撑,张拉作业应使系统尽可能的贴近坡面,以限制坡面岩土体的风化剥落或破坏以及危岩崩塌,并将落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运动,从而实现主动防护的功能。
此外,由于系统均采用格栅网,坡体内的水可以自由排泄,避免了由于地下水压力的升高而引起的边坡失稳问题,同时给坡面绿化创造了条件,可通过喷混植生技术,使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和SNS主动防护网形成一个整体,从而达到稳定坡面,恢复植被,改善景观和保护环境的目的。 二、SNS主动柔性防护网施工工艺
测量定位及工作面放线―边坡危岩防护处理―测量****放线确定锚索孔―钻凿锚孔并清孔―安装锚孔并注浆―安装纵、横支撑钢绳并张拉、锚固―从上而下铺搭格栅网并缝合―由上而下铺设高强度钢绳菱形网―固定联接缝合绳与网绳―将钢绳网与格栅网进行相互扎结―质量检测―竣工验收
三、SNS主动柔性防护网施工方法
1.人工清理坡面浮土及浮石 为****施工安全,为后续工作创造条件,应先用人工清理坡面上的浮土及浮石。 2.测量放线确定锚杆孔、钻孔并清孔 测量放线确定锚杆孔位时,可根据地形条件,孔间距可有0.3m的调整量。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除孔内粉尘,孔深应比设计锚杆长度长5cm以上,孔径不小于φ40。边坡岩层破碎、松散时,钢绳锚杆可适当加长。 3.安装锚杆并注浆 注浆插入锚杆,锚杆外露环套顶端不能高出地表,且环套段不能注浆,以确保支撑绳张拉后尽可能紧贴地表。采用不低于M25的水泥砂浆灌注,孔内应确保浆液饱满,锚固后的锚绳抗拔力不得小于50KN。 4.安装并张拉、锚固纵横向支撑绳 安装纵横向支撑绳,张拉紧后两端后各用2~4个(支撑绳长度小于15m时为2个,大于30m时为4个,其间为3个)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。 5.铺挂缝合格栅网 从上而下铺挂格栅网,格栅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5cm,两张格栅网间的缝合以及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φ1.2扎丝按1m间距进行扎结。 6.铺设高强度钢绳菱形网并缝合 从上向下铺设高强度钢绳菱形网并缝合,缝合绳为φ8钢绳,每张钢绳网均用缝合绳与四周支撑绳进行缝合并预张拉,缝合绳两端各有两个绳卡与网绳进行固定连接。 7.预应力加固 支撑绳和φ16网片的加固力不得小于2T。 四、SNS主动柔性防护网的技术特点
1.充分利用了钢丝绳等柔性材料的高防护强度和易铺展性,达到局部受力整体承载,避免了局部集中受力而发生破坏。 2.适应任何坡面地形,安装程序标准化、系统化,无需大规模开挖,无需大量材料转运,可远离人群施工,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小,较短的工期和很少的劳动力即可实现施工安装和维护,从而解决复杂地形条件下传统防护措施施工困难、进展缓慢的难题。 3.系统的特殊制造工艺和高防腐、防锈技术,决定了系统的超高寿命。 4.系统的开放性,地下水可自由排泄,避免了因地下水压力升高而引起边坡失稳问题。 5.能抑制边坡遭受进一步的风化剥蚀,不破坏和改变原有生态和植被生长的条件,可以充分保护坡面的稳固,便于后期绿化,有利于环保。 长期以来,在坡面防护处理方面形成和积累了大量经验,常用的有灰浆或三合土抹面、喷浆、喷混凝土、浆砌片石挡墙、锚喷护坡、锚喷网护坡、锚杆挡墙、抗滑桩等工程防护措施,这些措施,往往过份追求强度功效,破坏生态美,景观效果差,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混凝土面、浆砌片石面风化、老化,甚至造成破坏,后期整治费用高。而SNS柔性防护网作为一种简单易行、技术****、安全****、环保效果好、经济合理的坡面防治技术,在边坡防护上取得了很好防护效果,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。 |